今年,我國旱情特點比較突出,為近5年之最:
一是北方持續(xù)高溫少雨,待播耕地缺墑嚴重。入春以來,高溫少雨大風導致內蒙古東南部、遼寧吉林西部、河北北部等地土壤嚴重缺墑,對玉米、大豆等大秋作物播種造成嚴重影響;二是受旱地區(qū)相對集中,東北等地旱情突出。東北西部、華北中北部等北方地區(qū)旱情嚴重,為近5年來之最,其中遼寧、內蒙古、黑龍江三省區(qū)耕地受旱面積占全國總受旱面積的86%;三是旱情蔓延發(fā)展迅速,受旱面積增長較快。目前,內蒙古、黑龍江、寧夏以及山東半島大中型水庫蓄水較常年同期偏少2-6成,部分城鎮(zhèn)供水緊張。
據氣象預測,未來幾天,內蒙古東部、華北、黃淮等地最高氣溫一般在33~34℃,部分地區(qū)可達35℃,持續(xù)高溫可能造成土壤失墑加劇,北方地區(qū)旱情可能會持續(xù)發(fā)展,對糧食生產特別是大秋作物影響較大。那么高溫干旱的天氣會給農作物帶來哪些危害?農民可以采取哪些應急措施,減少農作物損失呢?
“高溫導致水分蒸發(fā)加速、農作物蒸騰失水嚴重,加劇旱情影響。而旱和熱雙重作用,對農作物危害更加嚴重。”中國農業(yè)科學研究院農業(yè)減災專家李茂松說。高溫引發(fā)農作物高溫熱害,主要阻礙光合作用正常進行,降低光合速率,導致作物生長停滯、生育期縮短、開花授粉和結實受阻、灌漿期縮短、籽粒重下降、空秕率上升,最終造成作物產量和品質下降、甚至絕收。農民可采取以下幾項應急措施:
1、旱地作物進行中耕松土、覆蓋地面,達到切斷土壤毛細管、減少土壤蒸發(fā)的目的。
2、水田做到節(jié)水灌溉。根據發(fā)育期對水分的要求,適時適量灌溉。
3、在日最高氣溫(14時前)出現前,對農作物冠層進行噴灌,以提高冠層空氣相對濕度,降低溫度,達到改善作物田間小氣候的目的。
4、抓住一切有利天氣,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(yè)。
此外,特別值得注意的是, 由于長期持續(xù)的高溫干旱,為農作物病蟲害的發(fā)生創(chuàng)造了條件,尤其有利于蚜蟲、薊馬、紅蜘蛛、黃蜘蛛、黑刺粉虱、夜蛾類害蟲和白粉病的發(fā)生。如果出現任意加大用藥量、農藥混用不當、噴藥時間不當、農藥用在敏感作物上、霧滴飄移等現象,就易產生藥害:
一 、加大用藥量產生的藥害。根據防治對象和農藥性能,選擇適當的農藥種類、藥液濃度、用藥次數和藥量,超過所需濃度和用藥量則易造成藥害。今年高溫干旱這種現象更為明顯。
二 、農藥混用不當產生的藥害。有的農藥混合后會改變其理化性狀,施用后出現藥害。
三 、噴藥時間不當產生的藥害。烈日當頭的中午,由于氣溫高、濕度低,水份蒸發(fā)快,噴藥極易出現藥害,且對人的生命構成重大威脅。最佳噴藥時間為無風或小風天氣的上午8-9時和下午17-20時。
四 、敏感作物易產生藥害。如乙草胺對瓜類幼苗易產生藥害。
五 、霧滴飄移產生的藥害。特別是除草劑,在噴灑過程中,藥液霧滴隨風飄移,致使鄰近敏感作物受害。如我市曾發(fā)生水稻田除草劑因風飄移到鄰近芋田,使芋遭受藥害,幾近絕收,故要在無風或小風天氣用藥。
(關鍵字:耕地受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