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鋼鐵公司、紐克爾公司、鋼鐵動力公司、安賽樂米塔爾公司、阿拉斯加鋼鐵公司和加利福尼亞鋼鐵工業(yè)公司等6家主要鋼鐵企業(yè)日前聯合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(fā)起反傾銷訴訟申請,聲稱從中國、印度、意大利、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(qū)進口的鋼鐵產品正在對美國鋼鐵行業(yè)構成實質性損害,要求美國政府對來自上述國家和地區(qū)的鋼鐵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,采取征收反傾銷稅等保護措施。
雖然這是美國鋼鐵企業(yè)今年首次提出反傾銷訴訟,但利用反傾銷訴訟打壓競爭對手已經成為其常用手段。其中,2014年美國僅針對中國鋼品貿易的摩擦就達22起。表面看,美國鋼企提出反傾銷訴訟的理由“冠冕堂皇”。身為全球第二大鋼鐵消費國的美國,盡管需求強盛,但鋼鐵的整體定價今年以來下降了25%。市場價格的下跌令美國鋼鐵企業(yè)感受到了莫大的競爭壓力,它們認為,鋼鐵的大量進口擾亂了整個價格體系,使得美國鋼鐵企業(yè)所占市場份額大幅減少,最終對美國的生產商和工人造成傷害。數據顯示,美國鋼鐵公司2014年裁減了644名工人,6座工廠已經閑置,今年該公司已經向大約3500名工人發(fā)出了裁員警告信。在此背景下,美國鋼企開始尋求美國政府的“貿易保護”,慘淡的數據似乎也給美國政府“征收反傾銷稅”提供了“更大的依據”。
然而,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,有關行業(yè)競爭加劇是正,F象。美國鋼鐵企業(yè)在其國內市場份額不斷減少,并非完全由進口鋼鐵造成,而是多種因素的疊加效應。美國經濟復蘇并不如預期強勁,抑制了鋼材需求;國際油價大跌導致美國原油鉆探活動大幅減速,減少了對鋼管的需求。此外,盡管美國鋼鐵工業(yè)的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,但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,部分抵消了生產率提高帶來的成本優(yōu)勢。因此,把自身市場份額的減少、利潤的降低完全歸咎于進口鋼鐵產品,難免給人以一葉障目的感覺。
而“一葉障目”并非僅有此事,在美國鋼鐵企業(yè)發(fā)起此輪反傾銷訴訟之前,歐盟已率先對中國出口的鋼鐵產品展開“貿易救濟調查”。5月13日,歐盟對原產于中國、日本、韓國、俄羅斯和美國的取向性硅電鋼作出反傾銷初裁,向中國制造的取向性硅電鋼征收28.7%的臨時性反傾銷稅,期限為6個月;5月14日,應歐洲鋼鐵工業(yè)聯盟請求,歐盟對原產于中國和俄羅斯的冷軋鋼板展開反傾銷調查。一時間,反傾銷訴訟調查成為某些國家貿易保護的幌子,動不動就發(fā)起相關調查,提高關稅或實施處罰,保護本國產業(yè),以打壓競爭對手。對于這種不良的苗頭,必須有所警惕和防范。
針對此次美國鋼企提出的反傾銷訴訟請求,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在45天內決定其是否受到了“傷害”,之后美國商務部將在2015年底發(fā)布一份初步調查結果。美國鋼鐵企業(yè)要想贏得這場訴訟,必須證明外國鋼鐵企業(yè)在美國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產品,且這種做法正在傷害美國的鋼鐵企業(yè)。盡管目前結果尚不可知,但可以想象這只是開始,并不是結束,某些國家反傾銷調查的“戲法”還將持續(xù)下去。因此,對于不合情理的訴訟,被調查的行業(yè)和涉案企業(yè)應積極應訴,依照世貿組織規(guī)則維護正當利益,利用正當的理由拆穿那些或真或假的幌子。
(關鍵字:反傾銷訴訟 貿易保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