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《財富》雜志公布了2013年全球500強企業(yè)榜單,共有7家中國車企入選,但利潤率卻不高:7家中國車企總利潤之和甚至不及大眾一家的1/3。去年以來,商用車特別是重卡行業(yè)一直在低位徘徊,與低銷量伴隨的一般是低利潤。因此有重卡企業(yè)負責服務的人士透露,在這種情況下,服務費用成為廠家削減支出的重點。那么,市場低迷對服務還有哪些不利影響?服務站又如何化解這些影響?本期檸檬茶座邀請了3位從事服務工作的負責人或是服務站負責人,請他們談談對淡季服務的看法。
主持人:一方面,不少廠家都表示“市場不好,服務先行”;另一方面,在市場較差的情況下,服務費用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。首先請各位介紹一下,近來廠家在服務政策方面是否進行了收緊?
高峰:今年公司效益確實不好,在索賠的控制上就比較嚴格,廠家、服務站與用戶扯皮的事件也比往年多一些。以前遇到糾紛時,廠家會認為反正有銷量支撐,服務費用多支出一些無所謂;今年因為往年的“小錢”變成了“大錢”,服務賠付費用就引起了廠家的重視。
程英:我也有這種感覺。首先是廠家對用戶管理更嚴格了。卡車的保修期和使用時間或行駛里程有關,一般是先達到哪個就按哪個計算。例如保修期是2年20萬公里,意思就是如果先達到“2年”,那么即使沒達到“20萬公里”,保修期也會終止。以前對于優(yōu)質(zhì)客戶,廠家和服務站都會給予適當?shù)恼疹,比如使用時間未到期但里程到期,仍將其視為在保修期內(nèi),而現(xiàn)在則嚴格按照規(guī)定執(zhí)行。
其次是對服務站管理趨嚴。以前服務站向廠家報批服務費用的手續(xù)較簡單,只要提供用戶資料、描述故障情況、返還舊件即可,不用提供現(xiàn)場照片。而現(xiàn)在,廠家要求服務站提供很多鑒定資料,而且要提供八九張照片,這增加了服務站的工作量。有時候返廠的舊件丟失了,這個損失也要由服務站承擔。
在回款方面,有些主機廠不支付現(xiàn)款,而是用配件來換配件。假設某個服務站某個月產(chǎn)生了5萬元的服務費用,其中3萬元是配件費,2萬元是勞務、維修費用,那么主機廠只支付2萬元現(xiàn)款,而且要3個月后才支付;而對于配件費,服務站只能將其換成配件后再轉(zhuǎn)成配件款,這就造成服務站的資金壓力加大,尤其在索賠較多時更會產(chǎn)生問題。
同時,服務站還面臨來自廠家的罰款。由于設備有限,對有些不在理賠范圍內(nèi)的問題,服務站檢查不出來,以為應該由廠家理賠,于是就報給了廠家,結(jié)果廠家用專業(yè)設備檢查后發(fā)現(xiàn)不是質(zhì)量問題,就會對服務站處以5~10倍的罰款。
總之,本來現(xiàn)在服務量就不大,再加上廠家管得嚴,服務站的積極性在降低。
主持人:由此可見,市場低迷讓廠家的服務政策在收緊。與此同時,市場低迷也帶來了用戶服務訴求的提升。大家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?
程英:確實如此,本來用戶的維權(quán)意識就在逐步提高,而現(xiàn)階段反正沒有活兒干,就利用這段時間讓服務站給自己解決問題,有些用戶還會跑不止一家服務站去索賠。
高峰:超載是重卡行業(yè)的普遍現(xiàn)象,這也容易造成車輛損壞。比如在內(nèi)蒙古某些礦區(qū)經(jīng)常能看到重卡陷到泥里時,要么開足馬力往外“拔”,就像人的嗓子喊破的感覺,而車輛又是24小時不停轉(zhuǎn)的,就需要無數(shù)次從泥里拔出來,可以想像,這對發(fā)動機的損害有多大。此外,礦區(qū)里難免會有大角度的斜坡,有時車輛爬不上斜坡,就要用吊車的鏟子推一下箱板,一分鐘推好幾次,箱板自然會爛掉。這些本來屬于使用問題,但是會有刁鉆的用戶說是車輛質(zhì)量問題進而要求賠償。
如果是旺季,用戶擔心索賠耽誤工期,對維修的要求就不高,只要能盡快修好就行。而在淡季,用戶就要求必須換新的零部件,如果服務站或廠家不同意,那雙方就耗著。再加上有些重卡司機在車輛出問題后往往不走正規(guī)渠道索賠,而是采取堵門、鬧事的手段,這讓服務站很難辦。
主持人:用個不太恰當?shù)谋扔,服務站面臨的情況可以說是“腹背受敵”。有什么方法可以協(xié)調(diào)這種矛盾呢?
高峰:在我看來,廠家應該著重解決零件不規(guī)范的問題。重卡不怕壞,只要能及時供應配件、及時修復就行,但問題往往是不能及時修復、缺東少西。轎車的零件就很規(guī)矩,做索賠也很簡單,第一看車是不是該廠家的;第二看零件是不是裝在某個批次上;第三看是不是人為原因。而重卡的零件號很不規(guī)范,也基本沒有批次的編號,甚至很難弄清某個零部件是不是配這個車的,這幾乎是所有重卡廠家的通病。解決這個問題要靠很長時間的積累。
程英:這只是服務系統(tǒng)不規(guī)范的一個實例。作為服務站,我們要盡可能維護廠家利益,服務站一手托著廠家,一手牽著用戶,一手還要保證自己的盈利。如果遇到特殊問題,服務站可以向廠家申請開通商務索賠,但作用往往不大。
同時,服務站嚴格按照廠家的要求執(zhí)行也不行,因為不同服務站之間存在業(yè)務上的競爭,服務政策卡得太死會流失客戶資源。
雷敏:培養(yǎng)重卡用戶的維修忠誠度是所有服務商頭疼的問題,也是很多人研究和探討的問題。為了提高用戶的忠誠度,有些服務商恨不得什么事都按用戶要求去做,可往往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回報。
比如我們也想像乘用車一樣讓客服每天打回訪電話,做到買車、修車、換件都有回訪,但這對重卡并不適用。因為乘用車都是用戶自己開,而我們平時接觸的重卡用戶多是隊長、車老板。如果給司機打電話,由于司機流動性很大,司機不見得是車主,回訪司機,他們不見得領情,會說自己很忙;而如果回訪老板,老板對車輛的具體情況又不清楚。
此外,我們還想像轎車4S店那樣提升服務層次,比如為司機提供清洗車輛、飲茶室,甚至提供按摩、擦皮鞋服務。我們曾效仿著弄了電視機、真皮座椅供司機休息,可重卡司機不像轎車司機那么講究,沒幾個月,電視遙控器的按鍵就被機油糊住看不清了,真皮座椅也損壞了,只能把皮的弄成PU的,休息室的飲水機也是隔三差五的壞。
重卡的維修保養(yǎng)也和乘用車不一樣,因為重卡的強保只有一次,用戶不可能每次強保都來。比如某發(fā)動機廠家從2011年開始給出了一個吸引用戶的政策,就是保養(yǎng)時一次性贈送機油、柴濾、空濾和工時。按理說這應該是吸引用戶的,但用戶不能保證按時保養(yǎng),總要等到有空了再來,這時車輛的磨損就增加了,如果因此造成損壞,用戶反而會認為車輛質(zhì)量有問題。為了讓用戶按時保養(yǎng),我們打算第一次送工時費,第二次送機油,第三次送柴濾,第四次送空濾,通過這種做法把用戶一步步吸引過來,但是效果也不大。究其原因,乘用車車主可能在乎這幾百元的優(yōu)惠或贈品,而重卡司機則不然,因為重卡油耗高,來回一趟服務站的油費比贈品的價值還高,不劃算。
盡管服務站面臨的壓力頗大,但仍然要想辦法做好服務。我們今后要完善配件服務,因為北京郊區(qū)的用戶到店買正品件路途遙遠,所以我們考慮設一些二級配件銷售點,就是租個門臉,放一些常規(guī)配件,這樣用戶就不用跑遠路。服務上去了,車就好賣了。
主持人:“服務上去了,車就好賣了”,希望這不是經(jīng)銷商的一廂情愿。
什么是好的服務,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。但從幾位嘉賓的介紹不難看出,并不是對用戶百依百順的服務就是好的服務,而能讓廠家、服務商有錢賺,讓用戶的問題能得到恰當解決的服務才是好的服務。
越是淡季越是磨練人的時候。作為廠家,要靜下心來研究服務并進行改進;作為服務站,要找準切入點,讓廠家、用戶和自己都滿意;作為用戶,要解決問題而不是“雞蛋里挑骨頭”。
主持人認為,完美的服務幾乎是不存在的,起碼是需要極大投入的。如何利用現(xiàn)有資源提升服務才是應該考慮的問題。
(關鍵字:《財富》雜志 500強)